主题评价:
  • 0 次(票) - 平均星级: 0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设备在洪水中长时间浸水后的检查与修复
#1
洪水来袭时,很多工程设备可能会被迫停放在积水较深的区域,长时间被水淹没后,设备内部关键部件极易受损。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检修措施,轻则影响正常使用,重则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。
可能受损的关键部位
设备长时间泡水后,以下部位最易受影响:
  • 发动机与液压系统:水可能进入发动机油底壳、液压油箱或燃油箱,导致油液乳化、润滑失效。
  • 电气系统:线束、传感器、控制面板进水后易短路或腐蚀。
  • 传动部件:齿轮箱、差速器等腔体若密封不良,会进水导致润滑油乳化,轴承生锈。
  • 液压缸和接头:密封圈老化或损坏时,水易通过缝隙渗入,腐蚀内部金属面。
排查与初步处理
设备出水后,首先要尽快对以下方面进行处理:
  1. 更换油液:检查并更换发动机机油、液压油、齿轮油和燃油,必要时多次更换,直到油液无乳化、水分残留。
  2. 拆检电路:对电气插头、继电器、保险盒进行全面干燥和清理,必要时用电接点清洁剂处理并重新密封。
  3. 检查过滤器:更换空气滤芯、燃油滤芯和液压滤芯,防止残留的水分和杂质循环进入系统。
  4. 润滑与防锈:对暴露的金属接头、销轴及时涂抹润滑脂,防止锈蚀进一步蔓延。
后续维护建议
  • 洪水后设备即便初步处理过,也需在后续使用中密切观察有无异常噪音、渗漏或电控报警。
  • 定期二次更换机油和液压油,排出残余水分。
  • 如条件允许,可对发动机、液压泵和马达做专业拆检,彻底清理和更换受潮密封件。
总结
设备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后,影响不仅仅是外观,而是对发动机、液压和电气等核心系统造成潜在危害。及时全面检查、分阶段更换油液和零部件,配合细致的后续保养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,确保设备尽快安全复工。
回复


论坛跳转:


正在浏览该主题的用户: 1 个游客